航機維修管理
維修品質是確保飛安的關鍵要素,維修管理著重在如何做好飛機檢查及維護工作,以確保飛機各項系統性能可靠度。長榮航空在航機維修與運行監控遵照航空器維修能力手冊(General Maintenance Manual, GMM)、原廠技術規範及法令要求,確實完成每一項維修細節。維修文化的養成與紀律落實乃屬維修之本,並以「安全第一、品質至上」的精神,也是我們進行飛機維修的首要準則。
為了確保維修品質,航機維修作業所使用之精密量測裝備工具(Precision Measurement Equipment)均依據其原廠技術規範,定期送廠檢驗並追溯美國國家校驗標準(NIST)或同等之國家校驗標準,以符合原製造廠的規範。不論是在停機坪或是機棚廠內之維修作業,相關特定作業項目都需經由品管檢驗程序再次把關、或以驗證飛行來確認航機安全,藉由重複檢查及層層防護滴水不漏的維修作業就是為了體現並達到持續適航的要求。
我們提供安全的保證就是確實掌握維修每一細節,從每個零組件的安全使用期限,到所有維修工序的精準要求,就是為了降低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和落實飛安的要求。長榮航空不僅追求維修品質的堅持,亦訂定各機隊派遣率目標,於每月品質管理委員會議中監控分析派遣率及飛機延遲原因,適時調整航機維護計畫或執行工程指令,預防延遲發生,維持機隊派遣目標,提供安全及準時的飛航。
可靠性管制計畫
為保持飛機之可靠度並增進飛航安全,依據航機可靠性管制計劃(Reliability Control Program),於日常操作時所產生之各項技術性資訊和問題,透過資料的收集、分析,訂出適宜的維修方式針對航機異常事件提供各類警示標準,一旦航機異常狀況發生率超標時,分送各專業領域工程師進行分析並同時研擬改善方案納入航機維護計畫,以維持航機系統可靠度,提升維修品質確保飛航安全。
針對航機於日常操作時所產生的各項技術性資訊和問題特性,依可靠性管制系統劃分為(1)航機系統、(2)航機零組件、(3)發動機、(4)機體結構四大項進行監控,並藉由每月定期召開「可靠性會議」及「品質管理委員會」,針對飛機修護之可靠性、技術性矯正預防措施與人為疏失等議題,進行監控、討論及改善。
機務永續創新
為推動企業永續創新,機務同仁於執行租賃機歸還退租任務時,可提出具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面向效益之運行改善方案,除提升航機性能可靠度及運作安全外,並有效減少能源使用;針對目前使用之e-check及i-fuel系統進行軟、硬體整合,以提升系統服務的品質和效率,可有效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並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本系統整合專案預計2024年1月啟用。
運行監控管理
長榮航空航行管制部為24小時全天候運作的航班簽派及監控中心,透過飛航資訊系統(Flight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FIS)及航機追蹤系統(Flight Trace System),掌握飛機位置、油量等相關動態,同時24小時監控外在環境(例如機場、天氣)之變化。在航班簽派作業領域,負責製作飛行計劃之同仁,均須擁有民航局核發之簽派員執照,透過本身專業及系統之輔助,規劃最安全、節油、便捷、舒適之飛行航路。
基於改善航行效益與節省燃油消耗,長榮航空參加歐洲Free Route Airspace Work Group、 FAA Cross Polar Work Group (CPWG)與Informal Pacific ATC Coordinating Group (IPACG),藉以改善歐洲地區、北美地區、俄羅斯遠東地區(Russian Far East, RFE)、北太平洋地區及日本地區過境班機的空中交通服務(Air Traffic Service, ATS)效率,並與各國航管研討開發更節省燃油、航行時間之航路,以減低溫室氣體與空氣污染排放對環境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