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淨零碳排放藍圖
IATA於2021年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朝控制全球升溫不超過1.5℃的目標邁進,長榮航空呼應此國際趨勢於2021年11月正式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放」,達成範疇一及範疇二至少90%碳排放減量,並以碳抵銷等方式完成剩餘碳排放減量。在策略上,我們以「飛機及發動機技術發展」、「航空運營及基礎建設提升」、「永續航空燃油」、「再生能源」及「碳抵換與碳交易」展開各項行動。為使碳排放減量符合淨零路徑,我們於2022年6月簽署加入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依循航空部門方法學設定近期目標(Near-term Target),並於2024年6月正式審核通過,設定於2031年達成航空燃油範疇一及範疇三碳排放強度相較於2019年時降低40%,未來將持續追蹤減碳成果,確保達成目標。
減碳藍圖
減碳策略
策略 |
行動 |
飛機及發動機技術發展 |
|
航空運營及基礎建設提升
|
- 落實飛航節油措施
- 協調主管機關改善航管及機場作業之效率與品質
|
永續航空燃油 |
- 使用永續航空燃油,並擬定短中長期使用目標及量化之需求
- 與政府、航空公司協會、航空同業、燃油供應商等合作,共同建立我國永續航空燃油生產量能
- 與學術機構合作,投入相關資源,進行原料研發與技術創新
|
再生能源 |
|
碳抵換及碳交易機制 |
- 參與國際及國內溫室氣體減量與抵換與碳排放交易機制
- 推出長榮航空「綠 旅行」‒旅客碳抵銷計劃
|
使用永續航空燃油是目前航空產業減碳的關鍵作法之一,其全生命週期碳排放較一般航空燃油減少約80%。2024年4月起每日由法國巴黎飛往臺灣桃園之航班,以及12月16日1班由韓國仁川飛往臺灣桃園之航班添加永續航空燃油,全年共計使用76,136 USG(美制加侖),約288,207公升,約占 0.01%全年航空用油量,為歷年新高。
期望在提供安全飛行與優質服務的同時,以更好的燃油效率及更低碳的運輸,為延緩全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永續治理組織架構
長榮航空由董事會下之永續委員會作為自然與氣候風險之最高監管單位,成員皆為董事,並由董事長擔任召集人,並由企業永續委員會作為執行委員會,委員會下之環境行動小組(環境委員會)職責包含自然與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評估,統籌公司自然、環境及能源決策、管理與行動計畫之擬訂與執行,設有任務編組,分為永續航空燃油、環境及能源、碳權三個工作小組,由相關部室主管擔任常任委員。企業永續委員會每季定期召開例行會議評估自然與氣候議題相關績效,確保公司管理與政策有效性,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及永續委員會報告行動的進展,落實減緩自然與氣候的負面衝擊。透過各項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推行,使我們在近五年的環保法規遵循上,維持零違規的優良紀錄。
環境暨能源管理系統

長榮航空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及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並透過成立專案小組(環境委員會),依據不同能源類型、水資源及廢棄物,投入專業人力進行能源審查、廢棄物審查及用水評估。藉由P-D-C-A(Plan規劃-Do執行-Check查核-Act行動)管理流程,識別提升能源績效、用水效率及廢棄物處理效率的潛在機會,制定能源節約、廢棄物減量及水資源減量等量化目標,並將環境相關績效指標與高階經理人薪酬績效連結,以落實各項環境保護行動,降低營運中的環境影響。
此外,我們投入研發及投資,導入創新設備及環保服務用品,以進一步減少能源消耗、水資源使用及廢棄物產出。同時,為深化全體員工的環境意識與責任,我們持續推動環境及能源管理教育訓練,提升同仁對節能、用水管理及廢棄物減量的認知,強化對工作所產生環境影響的理解,並設立環境問題反映信箱(environment@evaair.com),作為地方社區及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申訴及建議的管道。迄今,尚未接獲任何針對環境衝擊申訴之事件。
國際標準 |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 |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 |
重要歷程 |
2016年導入ISO 14001:2015
2018年完成ISO 14001:2015重新驗證
2021年完成ISO 14001:2015重新驗證
2024年完成ISO 14001:2015重新驗證 |
2015年導入ISO 50001:2011
2018年完成ISO 50001:2011重新驗證
2020年完成ISO 50001:2018轉版驗證
2021年完成ISO 50001:2018重新驗證
2024年完成ISO 50001:2018重新驗證 |
2016年起執行ISO 14064-1:2006盤查
2021年起執行ISO 14064-1:2018盤查 |
證書/聲明書 |
 |
 |
 |
自然復原與生物多樣性計畫

針對長榮航空國內外重要營運據點與重要供應商營運據點周邊15公里進行關鍵生物多樣性敏感區位(Key Biodiversity Areas, KBA)評估,分析結果顯示,前述據點均未直接與關鍵生物多樣敏感區重疊,部分據點鄰近關鍵生物多樣性敏感區;位於臺灣之據點以國土生態綠網關注區進行比對,鄰近機場與營運總部有北臺灣最大的國家級海岸型濕地-許厝港溼地,可能會因為機場營運而受到影響。該濕地超過200種水鳥棲息,每年春秋兩季全球族群僅有不到4,000隻的稀有的易危物種(VU)唐白鷺會過境此地,過去也有黑面琵鷺的觀測紀錄,被國際鳥盟評為重要野鳥棲地。
2024年,長榮航空以許厝港溼地的生物多樣性為主題,舉辦了內部講座,旨在向同仁傳達重要的生態保育觀念。未來將評估結合生物多樣性與零毀林承諾,透過避免、降低、復原、抵銷的緩解層級措施減少營運對於許厝港溼地的影響,同時也全面檢視公司營運活動是否對於其他受威脅(Threatened)物種有不利影響,包含針對非法野生動物運輸的風險站點進行人員教育訓練,以及航餐的食材不會使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所關注需要保護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