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訂閱長榮航空電子報
回首頁
Email格式錯誤
關閉
earth

長榮航空積極響應國際趨勢,設定淨零排放目標。經盤點,長榮航空環境足跡主要來自於航空器與地面運營之價值鏈活動所需之能源、資源與生態系統,在面對全球氣候緊急狀態,長榮航空已參照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建構氣候治理機制,並於2023年9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正式發佈後啟動整合程序,將自然生態足跡概念引入,以更全面性的思考於氣候行動之下融入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的管理策略與行動。。

自然與氣候風險管理
長榮航空落實自然與氣候風險管理,系統性鑑別短、中、長期自然與氣候相關風險,涵蓋政策、科技、法規、市場、聲譽及實體氣候等面向,並評估其衝擊程度與發生可能性,以確認風險重大性。管理成效定期提報永續委員會及董事會檢視,並落實調適與減緩措施,以降低風險影響並提升營運韌性。此外,自然與氣候相關風險管理邊界由自身營運出發,並涵蓋價值鏈的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客戶,以完整鑑別與管理營運過程潛在風險。

氣候風險與機會重大性辨識
  • 參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CFD)、碳揭露專案(CDP)氣候風險與機會項目、國際航空業趨勢,並考量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畫(CORSIA)、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英國排放交易體系(UK ETS)等各項國際倡議、永續發展趨勢及溫室氣體排放管制措施,篩選出產業氣候相關8項風險、6項機會。
  • 由各部門依風險管理流程評估各氣候風險與機會的發生可能性及衝擊程度進行重大性分析,最終擇定優先以「碳定價機制」、「永續原物料成本上漲」、「降雨(水)模式變化和氣候模式的長期極端變化」、「低碳航空服務的開發和/或擴展」共2項重大轉型風險、1項重大實體風險、1項重大機會進行管理。

  • 氣候風險與機會矩陣



    轉型風險

    實體風險

    機會

    R1 對航空業碳排放的監管 R6 颱風和洪水等極端氣候事件的嚴重性和頻率增加 O1 低碳航空服務的開發和/或擴展
    R2 碳定價機制 O2 低碳運輸服務提供
    R3 飛航及營運據點低碳轉型的成本 R7 平均氣溫上升 O3 開發航空業氣候調適方案
    O4 參與碳交易市場
    R4 永續原物料成本上漲 R8 降雨(水)模式變化和氣候模式的長期極端變化 O5 使用永續航空燃油
    R5 消費者偏好低碳飛行 O6 提升燃油效率的營運模式

    自然依賴與影響辨識
  • 透過LEAP方法學,包含定位(Locate)、評價(Evaluate)、評估(Assess)及準備(Prepare)四個階段,結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開發的生態多樣性篩選工具,評估自身營運與價值鏈的自然依賴與影響,同時也收集與價值鏈相關的政策、法規及國際倡議,從中分析未來可能衍生的自然風險與機會。
  • 綜合考量國際組織法規及倡議、航空業產業辨識結果,以及根據營運據點及重要供應商位置之自然依賴與影響熱點,辨識出3項轉型風險、2項實體風險、3項自然相關機會,並訂定減緩管理策略,增加面對自然相關風險機會的企業韌性。

  • 自然依賴/影響驅動力矩陣



    營運活動類別

    相關子產業

    排序

    航空燃油 綜合性石油與天然氣企業 1
    機務維修與航材備品 航太與國防 4
    地勤運務 機場服務 5
    機上服務用品與餐飲 食物分銷商 7
    包裝食品與肉類 3
    紡織品 2
    維運庶務 多元化支援服務 8
    自身營運 航空公司 5